分類:易經(jīng)注解 | 作者:創(chuàng)始人 | 收藏:0 | 評論:0 | 人氣:0
點校底版:文淵閣四庫全書
書籍摘要:[元]胡震撰《周易衍義》簡介 十六卷,元胡震著。其書將成,胡震去世,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。排列次序為乾、坤二卦卦辭下接以《彖傳》,繼以釋《彖》的《文言》,后為《大象》,再次是爻辭,...
十六卷,元胡震著。其書將成,胡震去世,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。排列次序為乾、坤二卦卦辭下接以《彖傳》,繼以釋《彖》的《文言》,后為《大象》,再次是爻辭,接以《小象》,繼為釋爻的《文言》,又置《雜卦》于《序卦》之前。于經(jīng)文訓(xùn)釋,多引史事以發(fā)明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據(jù)書前胡氏《自序》及其子胡光大《識語》,胡氏撰此書將近完稿而卒,后由其子纂集成編。其書經(jīng)傳次序頗多混亂。衍釋經(jīng)旨頗引史事以為證,然論說《易》義則尚平正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書中于《乾》、《坤》二卦卦辭下接《彖傳》,繼以釋彖之《文言》,次《大象》,次爻辭,下接《小象》,繼以釋爻之《文言》;又置《雜卦》于《序卦》之前,序次頗多顛倒。
胡震,生卒年不詳,籍貫不詳。書中自署曰廬山深溪。元代經(jīng)學(xué)家。少學(xué)于何干舉、劉均、饒魯諸儒之門。官將仕郎,南康路儒學(xué)教授致仕。精于《易》,著《周易衍義》十六卷,書成于大德九年(1305年),其子稱其幾成書而下世也,后十年,其子光大始克纂集成編。
【資料錄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二十三冊經(jīng)部十七(文淵閣版)
[元]趙汸撰《周易文詮》介紹 四卷,元趙汸著。《經(jīng)義考》載此書為八卷,但舊抄止四卷,首尾完備,不似有闕佚,或后人合并八卷為四卷。原書上有讀者題記,節(jié)節(jié)用細字標(biāo)題...
〖讀易大旨〗五卷。清孫奇逢(約1584-約1675)著。奇逢字啟泰,號鐘元,世稱夏峰先生,直隸容城(今屬河北)人。明萬歷舉人,不滿明末吏治之腐敗,與東林黨人交往...
厚齋易學(xué)》·五十二卷(永樂大典本) 宋馮椅撰。椅字儀之,一作奇之,號厚齋,南康都昌人。《宋史·馮去非傳》云:“父椅,家居授徒,所著《易書詩語孟輯說》等書,...
《周易經(jīng)傳集解》南宋林栗撰,三十六卷,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林栗以《周易經(jīng)傳集解》傳世,其易學(xué)觀具有漢宋兼采的特色。象數(shù)的運用,雖為其易學(xué)的重要特色,但義理思想仍為主...
此《易本義附錄纂疏》(周易本義附錄纂注)由元代胡一桂著,為注釋《易本義》之作。全書共十五卷,包含:上下經(jīng)、《彖傳》》上下、《象傳》上下、《系辭傳》上下、文言傳、...
國朝任啟運撰。啟運字翼圣,荊溪人。雍正癸丑進士。官至宗人府府丞。是編大旨謂讀《易》者當(dāng)先觀圖象,故首卷備列諸圖。自朱子、邵子而外,如國朝李光地、胡煦所作諸圖,皆...
陳祖念字修甫,連江人,生平不詳。但據(jù)其父陳策為明神宗萬歷(1573-1619)時造生來看,他大致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際,約與顧炎武、王船山同時代人。其撰寫《易用》六...
[清]晏斯盛撰《楚蒙山房易經(jīng)解》書籍介紹 楚蒙山房易經(jīng)解十六卷。清晏斯盛撰。晏斯盛字一齋,又字虞際,江西新喻人。熙六十年 (1721)進士。官至湖北巡撫。此書凡...
[南宋]楊萬里撰《誠齋易傳》繁體版:簡介 書名:《誠齋易傳》 作者:楊萬里 撰[宋] 版本:欽定四庫全書 《誠齋易傳》為宋朝楊萬里所撰,萬里字廷秀,自號誠齋...
《周易辯錄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辯錄〗四卷。明楊爵(1493—1549)撰。楊爵字伯珍,一字伯修,號解山。陜西富平人。喜靖八年(1529)進士,授行人。歷官山東道監(jiān)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