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易經(jīng)注解 | 作者:創(chuàng)始人 | 收藏:0 | 評論:0 | 人氣:0
點校底版:文淵閣四庫全書
書籍摘要:《周易辨畫》清連斗山撰。四十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此書釋《易》,專就卦畫為之詳辨,雖或不免附會之失,然亦頗有揭明精理之處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是書大旨,謂一卦之義在于爻,爻畫有剛...
清連斗山撰。四十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此書釋《易》,專就卦畫為之詳辨,雖或不免附會之失,然亦頗有揭明精理之處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是書大旨,謂一卦之義在于爻,爻畫有剛有柔,因剛?cè)嶂嫸⒅?即因剛?cè)嶂嫸狄赞o,其道先在于‘辨畫’,故以為名。此書認(rèn)為一卦之義在于爻,爻畫有剛有柔,因剛?cè)嶂嫸⒅?即因剛?cè)嶂嫸狄赞o。其道先在于辨畫,故以“辨畫”為名。其末有輯圖一卷,就朱熹舊圖而略為損益之。
連斗山,清初安徽穎州 (今安徽阜陽) 人,字叔度。著有《周易辨畫》 四十卷,專主以卦畫說經(jīng)。收入《四庫全書》。另著有《周官精義》十二卷。生卒年不詳,生平事跡不詳。
《周易辨畫》四十卷,國朝連斗山撰。斗山字叔度,潁州人。是書大旨謂一卦之義在于爻,爻畫有剛有柔,因剛?cè)嶂嫸⒅螅匆騽側(cè)嶂嫸M以詞。其道先在于辨畫,故以為名。末有輯圖一卷,則即朱子舊圖而略為損益之。其說專主卦畫立義,如屯之大象云:四偶以次條列如絲,中貫一奇如梭,上互艮手,下動震足,如織絍然。經(jīng)綸之象,未免穿鑿太甚。然其逐卦詳列互體,剖析微渺,亦頗有合于精理者。蓋即爻論爻,乃能以易詮易,雖間有附會之失,而錯綜變化之本旨,猶可藉以參觀。固與高談性道,以致惝恍無歸者,尚較有實際焉。
乾隆四十四年八月恭校上。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53冊?經(jīng)部47?易類
底本: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第35冊?經(jīng)部29?易類《易象正》·十六卷(福建巡撫采進本)明黃道周撰。道周字幼元,一字螭若,漳浦人。天啟壬戌進士。崇禎中官至少詹事。明...
《周易集說》為宋末元初道士俞琰撰。收入《通志堂經(jīng)解》和《四庫全書》中。四 庫本共四十卷,通志堂本則分為十三卷。其中包括《周易上下經(jīng)說》《象辭說》《彖傳 說》《爻...
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: 橫渠易說 底本出處: ?網(wǎng)絡(luò)通行版本 作品別名: 無 參校版本: 網(wǎng)絡(luò)通行版本 作者: 北宋張載 初次點校: 簡校 創(chuàng)作年代: 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別集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48冊?經(jīng)部42?易類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別集》?...
[宋]易祓撰《周易總義》 [宋]易祓撰《周易總義》書籍介紹 二十卷,宋易祓著。前有門人陳章序稱:“祓侍經(jīng)筵日,嘗以是經(jīng)進講”;又稱:“祓別有《易學(xué)舉偶》四卷...
[元]龍仁夫撰《周易集傳》 [元]龍仁夫撰《周易集傳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集傳〗八卷。元龍仁夫撰。仁夫字觀復(fù),廬陵(今江西吉安)人,曾薦為江浙儒學(xué)副提舉,辭而不就,...
《周易象辭》·二十一卷、附《尋門馀論》·二卷、《圖書辨惑》·一卷(浙江巡撫采進本)四庫提要國朝黃宗炎撰。宗炎字晦木,馀姚人。宗羲之弟也。其說《易》力辟陳摶之學(xué)。...
《周易正義》,古代易學(xué)著作。南宋初國子監(jiān)所刻 《周易》 單疏本。為傳世孤帙,十四卷全。《周易》亦稱《易經(jīng)》,儒家經(jīng)典之首,三國·魏·王弼和晉·韓康伯均為《易經(jīng)》...
[宋]蔡淵撰《周易經(jīng)傳訓(xùn)解》書籍介紹 二卷,宋蔡淵著。朱彝尊《經(jīng)義考》作四卷,佚一卷,存三卷。而此本唯存上、下經(jīng),名《周易卦爻經(jīng)傳訓(xùn)解》。董真卿《周易會通》說此...
易翼述信清王又樸撰。十二卷。《詩禮堂全集》本。此書解《易》,專主《十翼》之義,而兼采諸家之論以為說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是編經(jīng)傳次序,悉依王弼舊本,而冠以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