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易經存疑〗十二卷。明林希元撰。希元字茂貞、號次崖,福建同安(今屬廈門)人,正德十二年(1517)進士,授大理評事。歷官廣東提學僉事、欽州知州等。著有《四書存疑》、《林次崖集》等。事跡附見于《明史》卷二百八十二《蔡清傳》中。據此書自序,謂自束發讀書,即喜窮研經理。恐所得遺亡,類皆札記。山居無事,念夙業未終,爰取所藏《易說》重加刪飾,始于嘉靖二十年(1541)冬,越一歲書成,命名《存疑入此書洪朝選序謂”存朱之疑以羽翼程朱之傳義也”。卷-至卷八為八卦。卷九、卷十為《系辭》上傳,卷十一為《系辭》下傳。卷十二為《說卦傳》。此書用注疏本,其解經以來子《本義》為主,多引用蔡清《易經蒙引》,故明楊時喬《周易古今文全書》謂此書為繼《易經蒙引》而作,與《易經蒙引》微有異同。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謂此書本為科舉之學,故主于祧漢而宗宋。當時談經者或簿傳注而喜新說;舉業者或忽義理而尚詞華,林希元此書尚能研究義理,持論亦較謹嚴、故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評價此書比古經師則不足,但猶逾剿竊庸膚為時文戈獲之術者,在明代經學中還算篤實之作。有清初刊本、康熙刊本、乾隆,七年(1742)林氏裔孫廷□刊本、《四庫全書》本等。
林希元,字茂貞,號次崖,福建同安縣人山頭村人(現翔安區垵山大隊山頭村)生于明成化十八年(1482年),卒于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7年),享年85歲。明正德十二年(公元1517年)進士。
林希元,初督學嶺南,繼授大理寺評事。上書直言,揭露宦官搜刮地方民財,賄賂朝廷權幸。奏疏有“縱鷹犬以魚肉吾民”之句,觸怒了朝廷,被解官歸家。后由正直朝臣舉奏,復起為大理寺丞。遼東發生兵變,林希元評論“兵變起于姑息政策”又得罪了朝廷。嘉靖十四年(公元1535年)謫知欽州,翌年7月抵任,嘉靖十八年(公元1539年)10月任滿,升廣東按察司僉事。林希元知欽州3年期間,“興利除弊,約身裕用,嚴正不撓,豪猾屏跡。”其所纂《嘉靖欽州志》,是研究明朝南方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農業、社會生活等的珍貴資料,是一份寶貴的文化歷史遺產。今舉數事以志其在欽從政之勒。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第30冊?經部24?易類
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點校說明 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 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2冊?經部16?易類 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四庫...
《周易玩辭集解》介紹 《周易玩辭集解》十卷,清查慎行撰。查慎行,字悔余,浙江海寧人,晚筑初白庵以居,號初白老人。康熙癸未進士,官翰林院編修。此為初白數十年究心《...
[宋]楊簡撰《楊氏易傳》書籍介紹 〖楊氏易傳〗二十卷。南宋楊簡(1141-1225)撰。簡字敬仲,浙江慈溪人,乾道進士,官富陽主簿,會陸九淵,問答有契,遂定師徒...
陳法撰《易箋》書籍介紹 《易箋》·八卷(山東巡撫采進本) 國朝陳法撰。法字定齋,貴州安平人。康熙癸巳進士。官至直隸大名道。其書大旨以為《易》專言人事,故彖爻之辭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07冊?經部01?易類 (清)惠棟《增補鄭氏周易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新本鄭氏周易易類提...
學易記,元代李簡撰。《四庫全書》著錄。是書博采子夏《易傳》等64家解《易》之說,一一標示姓氏。其不注姓氏者,則為李簡之新意。撰寫體例大致依李鼎祚的《周易集解》。...
《豐川易說》國朝王心敬撰。心敬字爾輯,鄠縣人。乾隆元年薦舉賢良方正,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罷。心敬受業於李容,而謹嚴不逮其師。所注諸經,大抵好為異論,《書》及《春秋》...
[宋]陳瓘撰《了齋易說》四庫提要 【臣】等謹案:《了齋易說》一卷,宋陳瓘撰。瓘字瑩中,延平人,元豐二年進士甲科。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,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、蔡卞之...
六卷,宋趙以夫著。其書大旨在以不易、變易二義,明人事動、靜之準則。故以奇偶為七八,交重為九六,卦畫七八表示不易,爻畫九六代表變易。卦畫的不易中又有變易,是謂之亨...
〖大易通解〗十五卷。清魏荔彤著。荔彤字念庭,河北柏鄉人。大學士裔介之子,官至江蘇常鎮道。是書乃其罷官后所作。其以為,畫卦與《河圖》《洛書》只能說其理相通,但不可...